为提升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实施水平,推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的有效落实,扎实做好秋季学期新教材使用工作,2024年7月8日-7月12日,江苏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专题培训在常州经开区初级中学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常州经开区初级中学承办。
开幕式上,中共常州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华泽峰致开幕词,欢迎朋友们做客常州,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7月9日上午,江苏省教科院党委书记、院长陆岳新致开幕词,并作题为《实施新课程新课标:加快把学科育人蓝图转化为教师教学实践》的讲话。陆院长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对义务教育课程进行了整体设计和系统升级,明确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优化了学校育人蓝图。本次培训的目的就是引导大家及时做好“回头看”工作,进一步正本清源,锚定育人初心,推动本次课程教学改革走实、走稳、走深,并从深学真研,准确把握新课改的新理念与新要求;立足实践,强力推动新课改的新举措与新作为;面向未来,系统谋划课改深化的新思路与新架构三个方面作现场交流。
省教科院副院长曹民生致词讲话,就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弘扬教育家精神,聚焦核心素养,在精准施策,多项合力上积极探索提高教育质量的路径方法作主题发言,号召在场的所有参会同志,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强省贡献力量。
特级教师,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陆志平作题为《聚焦核心素养 深化教学改革》的讲座分享自己对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学科实践等方面的思考。
下午,南京晓庄学院教授、博士彭小虎校长以《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的人、事、场三个维度思考》为题,分享长期以来总结的成功办学经验。
分享结束后,来自江苏省十三个大市的研训员、校长到指定研讨教室开展分组研讨,商议第二天的分组展示汇报。
7月10日上午,常州市教科院小学数学研训员蒋敏杰老师作《指向课堂教学改进的区域教研创新与实践》的专题讲座。介绍常州“依标教研,好课多磨”的实践经验和培育核心素养的有效抓手。
苏州市吴江区程开甲小学校长薛法根从学校层面介绍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制定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经验。
下午,来自江苏省十三个大市的代表依次上台分享各区域推进新课标、新课改的实践经验。
7月11日上午,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任董洪亮致开幕词。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高平,致开幕词。
省教研室主任董洪亮作题为《新教材使用与教学改革的重点关切》的主题报告,提倡现代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以锚定学生获取实践经验为目标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革新教学设计理念。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教育集团校长堵琳琳结合华初办学经验介绍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学科实践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做法。
下午,特级教师,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杨九俊以《新课堂怎么办》为题作专题讲座,他就系统设计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班团队活动,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融合发展着重分享了三点思考。
分享结束后,来自江苏省十三个大市的初中研训员、校长到指定研讨教室开展分组研讨,商议第二天的分组展示汇报。
7月12日上午,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张丰博士以《迎接素养导向学习新时代》为题,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育人导向,强化课程的综合化与实践性,建构素养导向的与新课标相适应的新型教学三个方面分享浙江省实施新课程新课标的实践经验。
常州市新北区教管中心教研室主任,正高级教师周文荣分享《新课程实践中区域教研的五大行动》。
下午来自十三个学校的代表分别代表各市作展示汇报。
明方向而躬行,观群星而奋进。一场活动,一段交互与启发。本次培训内容丰富、视角多维,既涵盖高水平的专家报告,又有高质量的经验分享,为推进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加快把学科育人蓝图转化为教师教学实践,指明了新方向,启迪了新思想,提供了新的实施路径。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